6月24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定向降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自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十二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5000亿元,用于支持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项目,同时撬动相同规模的社会资金参与。
二是同时下调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可释放资金约200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相关银行开拓小微企业市场,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以下是券商中国记者梳理的各大机构分析师对此次定向降准的解读:
央行为何要降准
1、交银研究:有利于缓解流动性季节性紧张
交银研究认为,此次降准是为落实前几天国务院会议要求,定向支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仍属定向调控范畴。
根据央行答记者问,此次降准释放资金共约7000亿元,有利于增加银行低成本可用资金,并辅之以其它措施,将促进债转股加快实施和增加小微企业融资。适逢半年末时点,市场流动性有季节性紧张压力,此次降准也有利于缓解流动性季节性紧张,保证流动性平稳。
债转股意味着信贷转为股权,也即是说信贷到期后没有收回,这会对银行产生流动性压力,因而在银行流动性紧张、可用资金不多的情况下,债转股难以快速推进。此次降准“一举双得”,既有利于缓解关键时点流动性压力,同时也是去杠杆的举措之一,有利于推进结构性去杠杆。展望未来,在经济运行显下行压力、中美贸易冲突升级的情况下,预计类似定向、结构性支持政策还会继续推出。
2、海通姜超团队:降准对信用压力的缓解有限
本次定向降准意味着货币政策进一步边际调整,宽松力度加码,可以一定程度支持实体融资、缓解信用压力。但是降准释放的是银行表内资金,而今年以来大幅萎缩的融资主要来自影子银行体系,而这些融资要回归银行表内还会受到信贷和监管政策限制,这意味着降准对信用压力的缓解、对社融的支撑作用或相对有限,经济下行压力和信用风险依然存在。
3、管清友:降准在预期之内,有助于改善市场情绪
本次降准主要是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要求,定向降准,重点支持债转股,稳妥推进去杠杆。客观上释放了流动性,缓解了资金压力,有利于改善市场情绪。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会有一定缓解,但是也不会那么立竿见影。现在中小企业融资不仅仅是因为存款准备金率比较高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包括整个大环境,经济形势变差等等。
4、长江宏观:对市场流动性影响有限,去杠杆将是持久战
去杠杆将是“持久战”,紧信用与宽货币搭配。债务收缩推动去杠杆的同时,宽货币结构性对冲紧信用的影响,引导资金流向、优化经济结构,助力经济转型。信用收缩尚未结束,社融增速仍有下行压力。
5、国泰君安601211诊股)宏观:定向降准+债转股开启精准狙击模式
通过定向降准形成正向激励,加快“债转股”实施,意味着结构性去杠杆告别粗放扫射模式,开启精准狙击模式,杠杆去化总体上将边际放缓,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货币政策微调结构性宽松
1、中信固收研究:结构性宽松再次确认
从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运用定向降准政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到6月24日人民银行落实国务院部署,再到7月5日定向降准措施将正式实施,此次定向降准政策从部署到落地再到正式实施周期远远短于2018年1月定向降准从部署到正式执行的时间长度。近期信用违约事件频发引燃市场悲观情绪,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愈发凸显,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合时宜。
2、安信策略:货币转向中性偏宽,市场迎来重建行情
近期风险偏好回落的根本原因来自去杠杆引发的流动性担忧,伴随着信用违约和股权质押等流动性风险不断暴露,当前风险偏好可能已经降至阶段性低点。未来政策有望迈向“货币中性偏宽+结构性紧信用+推进改革+补短板”,市场的信心将逐步恢复,从而迈入“重建”阶段。
3、邓海清:降准传递四大信号
信号一:此次“定向降准”与4月“定向降准”有很大不同,此次定向降准完全释放增量货币,更符合总量政策而非结构政策的特征,同时不再强调降准的“对冲作用”,与4月更侧重置换MLF、对冲货币回笼完全不同,验证了央行货币政策确实出现“政策巨变而不是微调”。
信号二:此次“定向降准”彻底证伪了“货币紧缩去杠杆”的说法,验证了我们提出的货币紧缩是去杠杆的毒药。货币紧缩已经彻底被中国央行抛弃,“严监管+降准”才是央行“正确的事”。
信号三:此次“定向降准”的功能与以往相比有重大变化,增加了降低企业杠杆率的功能――“债转股”,验证了我们提出的“去杠杆将从‘剧痛’转入‘无痛’”,这与2018年以来的信用紧缩和风险事件频发有关。“去杠杆”大方向仍要继续,但会减少“一刀切式去杠杆”。
信号四:此次定向降准与美国加息几乎前后脚,而且是在人民币快速贬值之时,表明人民币汇率在央行决策中的重要性显著下降。我们一直强调,“汇率,从来没有中国很多人认为的那么重要”,在中美经济走势分化、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美元升值周期下,中国政策层绝不应重演2014-2016年的“弃外储、保汇率”悲剧,而应当让汇率市场化的波动,人民币贬值在所难免。
4、联讯证券李奇霖、钟林楠:货币政策事实上转为结构式定向宽松
如果将4月的降准置换MLF也算作某种“定向”,那么央行此次降准已经是年内的第三次定向降准。加上2017年10月的降准,2018年5月宣布的MLF抵押品扩容,稳定中性的货币政策从2017年四季度起,便事实上转为了结构式的定向宽松。
这种结构式宽松和历史上的宽松周期不同,这是一种保障内外均衡、维系政策大局与防风险推改革平衡的刀刃上的克制。
对各类金融资产的影响 股市 1、前海开源杨德龙:央行降准有利于大盘底部确立
本次降准有效缓解当前资金面偏紧状况,有利于大盘底部的确立。近期受到外部冲击和资金面紧张的影响,A股市场大幅下挫,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重要关口。本周央行不断释放一些积极的信号,央行展开了2000亿元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同时通过定向降准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本次定向降准的效果更好,更有针对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资金面紧张的问题,也会提高投资者信心。
2、洪榕:额度超预期,对股市构成利好
降准了,虽然是预期中的事,但额度超预期。最大的利好是可缓解前期债券违约带给市场的恐慌。另,对缓解6月底资金紧张有直接作用。这对股市构成利好,有利于确认上周达到的新的平衡。
债市
1、华创证券债券团队:“专款专用”,对债市流动性增量影响有限
在目前经济结构性失衡较为严重的阶段,如果央行任由降准释放的资金自由的流向(无疑会自由去房地产市场),无疑会导致经济的更加不平衡。因此,央行对降准释放资金的管控是非常必要,也是很容易做到的。
资金用途方面,央行表示,“债转股”实施情况按季报送,“债转股”和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也将在MPA中进行考核,因此此次定向降准属于专款专用,央行会对资金流向做严格的考核,因此我们认为本次降准对债市流动性增量影响有限。当然,降准资金如何参与“债转股”,相信后期应该有相应配套政策。
考虑到金融去杠杆依然在趋势之中,央行也会警惕因为资金短期内过于泛滥而导致金融杠杆的死灰复燃,因此我们认为降准落地后央行将通过公开市场回笼流动性进行对冲。截止 7月5日定向降准正式实施,公开市场还有8500亿逆回购到期,需警惕央行潜在的对冲操作对资金面的负面影响。
楼市
1、马光远:降准是对的,肯定不是为了房地产
降准是对的,企业流动性非常紧张,去杠杆是为了降低风险,但如果把企业都去杠杆去到资金链出问题,那比杠杆本身的风险都要大。去杠杆要有长期打算,要实事求是,不要为去杠杆而去杠杆。当然,降准也是因为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会不会受益房地产?说不会是不可能的,但目的肯定不是为了房地产。
2、中国银行国际金融范若滢:资金容易流向房地产
定向降准并非新政,从以往的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虽然政策意图明显,但资金容易流向房地产市场等领域。
未来需要多管齐下,真正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果。要妥善处理企业债务违约问题,遵循市场规律,实行差异化金融政策,对于长期亏损、失去清偿能力的企业要坚决退出;对于出现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相关各方要加强沟通协商,采取积极措施共同努力,帮助其渡过难关。要大力推进信用建设,企业要依法披露自身信息,各地区各部门都要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加强信用信息共享。要多方合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既需要企业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和经营能力,也需要国家层面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同时需要银行创新融资产品和提高服务水平。
人民币汇率
1、华泰证券宏观团队:中美贸易谈判给人民币汇率贬值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时间窗口,降准与汇率贬值组合拳开打,预计人民币汇率存在继续贬值到6.6的可能性,这给降准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2、华创证券债券团队:央行的降准无疑会加大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尽管可能还在央行可控范围之内,但是也容易形成强化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流动性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下一步降准预测 1、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到年底可能仍有1~2次定向降准
定向降准还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体现,下一阶段仍有空间、有必要实施定向降准。到年底可能仍有1~2次的定向降准操作。考虑在于,宏观经济运行下半年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主要是外贸方面,这会影响外汇占款。现在即便是降准了,准备金水平相对于国际而言仍处于高位。所以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同时也不排除采用降准置换MLF的方式,降低金融体系获得融资的成本。
2、国金宏观边泉水团队:今年可能还会有降准
首先,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加大,实际利率上行和金融监管对资金来源的掣肘,导致投资增速下行过快,需要货币政策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进行对冲。其次,中美贸易摩擦升温,导致外围宏观环境变差,需要边际宽松来管理预期和提振信心。第三,随着外汇占款的趋稳,央行投放基础货币方式转向公开市场操作,流动性宽松需要降准以扩大货币乘数来实现。
3、华泰宏观李超团队:下半年仍会有1-2次定向降准
央行预计定向降准将会释放资金约7000亿元,略超过市场预期(4000亿)。当前货币政策是在去金融杠杆、稳经济增长、防融资下行之间权衡,处理好信贷、社融、M2的稳定是关键,而保证商业银行负债稳定成为重中之重,央行稳健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当前面临的主要操作目标便是社融增速的快速下行,预计下半年仍会有1-2次定向降准。
4、中信固收研究明明:年内最大或降准至50至100BP
定向降准快速执行,结构性宽松再次确认。从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运用定向降准政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到6月24日人民银行落实国务院部署,再到7月5日定向降准措施将正式实施,此次定向降准政策从部署到落地再到正式实施周期远远短于2018年1月定向降准从部署到正式执行的时间长度。近期信用违约事件频发引燃市场悲观情绪,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愈发凸显,结构性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合时宜。预计下半年仍有可能降准50-100BP。我国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然在15%左右,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资产负债回表过程中,应逐步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至合理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