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举报电话: 010-64392778

举报邮箱: bmca@ bmca.org.cn

贷帮帮主尹飞:小额信贷新未来

栏目:行业研究 发布时间:2013-03-28

    2006年,孟加拉国“穷人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他创办的孟加拉乡村银行自1976年成立至今,已经向240万个孟加拉农村家庭提供了38亿美元的贷款。可以说,乡村银行开辟了一条从社会底层发展经济的新道路。而发展至今,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50多个机构都借鉴穷人银行的模式运作。

  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就是“贷帮”,作为贷帮创始人兼CEO的尹飞可以算是“贷帮帮主”。虽然有了霸气的名字,但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条没人涉足过的崎岖之路。由于商业银行对资金的垄断以及国内农村相对落后的信贷观念,农村金融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几年依然没有起色。然而,尹飞却凭借自身在商业银行的工作经验,结合孟加拉穷人银行的运作模式,创造出了一套完全不同于传统银行的信贷系统。

  提起“贷帮”这个颇具戏剧色彩的名字,其实它来源于尹飞的创业经历。从商业银行辞职后,尹飞并没能找到合伙人一起创业,于是他只好自己一次次到各地农村进行调研和实验,最终以实际成果成功说服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大家出钱出力,有点江湖豪杰来相助的意味,“贷帮”就此诞生了。

  刚开始尹飞和他的团队在图书馆里面闭门做了半年的体系设计。

  体系设计是非常细致的,不同的贷款对象,利率水平怎么样,还款方式怎么样。然后又做了半年的调研,去云南、广西、四川、江西、湖北等有代表性的农村去做调研。最后选择了两个地方,尹飞避开了江浙的沿海的农村,因为相对比较富裕,也避开了西北、西南的农村,因为太偏远,管理成本太高,最后大面上选择了中南地区,比如湖南、湖北、江西,然后再进一步细分地选择的时候,选择了大别山山区和井冈山山区。

  最初的实验从一个村庄开始。那时是2008年,尹飞一个人跟当地的村长开始合作,在当地农村总共投放了12笔贷款,到最后只有一笔拖了一个星期。这个试验,一方面给了尹飞信心,也让他可以拿12个案例去跟我周围的一些朋友、银行的领导,包括金融行业的专家去讲。

  从深圳一家商业银行的年轻管理层,到成天在田间地头四处奔走的贷帮帮主,尹飞的创业路已经走过了最初的拓荒阶段。三年多来,“贷帮”的发展步伐可谓是有条不紊,业务地区已经拓宽到江西、湖南、贵州、广西、湖北等十多个县。其营业额逐年在增长,去年总共完成了2000多万的累计贷款金额,但是大概笔数就有1000多笔,就平均一笔不到2万块钱。

  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为农村提供的小额贷款资金总额大约在2000亿元左右,而农村的实际需求则达到了五六千亿元,这其中就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而作为一个小额信贷的撮合平台,“贷帮”的目的,就是架起城市中闲散资金与农村贷款需求之间的桥梁,而它的盈利来源则是收取一定金额的服务费和管理费。

  相比于银行,银行都是坐办公室里开展业务的。而贷帮的工作人员主动到社区里面去,到各个农村里去。它所拥有的绝对不是标普、汇率那一套打分体系,而是非常草根的一个信贷系统。

  比如说家庭结构完整,就比家庭结构不完整的个人信用级别高,或者说有一个劳动力在当地,然后另外一个劳动力在广东打工,那么这个风险就低一些。

  尹飞认为,如果不怀抱一颗做公益的心,是无法坚持小额信贷事业的。的确,农村金融市场地大人广发展不均衡的特点,对人才的需求更是与传统金融业大相径庭。为此,“贷帮”也曾花费了不少心思招募、培训人才,搭建起了自己的核心班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工作模式。

  尹飞认为,贷帮是为希望从事农村信贷行业的人提供一个事业的平台,他们可以为家乡父老增加资金,能够帮助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创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