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利润、不良率是观察银行业的三个重要指标,毕马威发布的《2018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银行业的总资产、总负债保持增长,但增幅明显缩小;盈利持续增长,净利润增速显著回升;不良贷款率企稳,资产质量边际上有所改善。
对于2018年银行业能够保持良好盈利态势、增速明显回升,报告认为,这与商业银行逐步作出战略调整有着密切关系——同业业务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投资业务稳步发展,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使得银行业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态势。
与此同时,虽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进一步上涨,但是各类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趋于平稳。
报告显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基本维持稳定,不良贷率略微减小;相反,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质量还需加强改善,其 2017 年及 2018 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趋势都较为明显,其中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2017 年高达 3.16%,2018 年二季度末继续上涨至 4.29%。
在资产结构方面,报告对43 家上市银行的数据分析显示,贷款类资产占比为 52.31%,较上年末增长 1.51 个百分点;投资类资产占比保持稳定,但其中部分项目结构调整,应收款项类投资占比有所下降。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邹俊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消费驱动转型、供给侧调整、国企改革以及新旧经济动能转换,银行业对新经济提供重要金融支持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报告指出,2018 年银行业监管态势依然严峻,防控金融风险仍将是银行业的重点工作。
毕马威银行业主管合伙人王立鹏表示,2017 年以来,密集出台了多个监管文件, 在严监管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逐渐回归本源,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目前多头融资、过度融资问题也已经引起重视。
报告还显示,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外部格局变化给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和发展模式带来颠覆性影响,商业银行将快速发展的并购市场作为新的业绩增长领域 ,在促进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同时,鼓励境内银行业在一带 一路沿线国家布点 ;对内监管方面,民营金控的整顿力度增强,金融科技监管趋严,同时资本充足率的过渡期安排即将到期,将限制部分银行的股权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区域性商业银行正掀起一股上市浪潮。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 会公布的最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审核情况,截至 2018 年 7 月 16 日,证监会已受理上市申请的区域性商业银行达 18 家,创下了近年来排队数量新高。
从区域性商业银行上市地点选择来看,已上市的 20 家城市商业银行中,12 家城市商业银行选择在 H 股上市,与此同时,H 股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近两年选择了向 A 股市场 的“集体回归”,郑州银行成为全国首家 A+H 股区域性商业银行。
报告认为,导致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证监会先后在 2012 年 11 月至2014年1月以及2015年7 月至 11 月暂停了 A 股 IPO,同时 A 股 IPO 排队所需时间较长,城市商业银行为了增强自身资本以支持业务的持续增长普遍先到香港上市。
报告还指出了另一个显著变化,作为相伴相生的两个行业,银行股权受到房地产企业的青睐,入股银行有助于房地产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也能帮助其进行社区金融转型,但现在,银行投资方的组成已经从以金融、房地产为主转向多行业投资者。
2016 年房地产类企业入股城商行的投资行为占据最大比例,不过2017 年地产入股银行急剧降温,这主要是由于房地产巨头投资银行的市场已基本达到饱和,而地产小公司又缺乏投资银行的资本实力;从2017 年开始,银行投资方行业种类明显增多,包括 IT 类、机器制造类、通讯类、 交通类、能源类及农业等。
“金融监管部门延续强监管,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降低宏观杠杆率,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持续的强监管态势,将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产生一系列综合影响。”邹俊说。